http://www.czsyaa.com

黑坑钓草鱼怎么调漂

一、密度

     在钓黑坑是,好多钓友跑来跟我说某某鱼塘两亩水面放了3000斤乌青,密度高的吓死人,而且鱼大最小18斤,大的号称有50斤,只要300一天,去不去?

那么,这个信息该怎么样分析才能得知正确的密度呢?两亩水面约等于1300平方米,3000斤乌青就意味着每平方有2斤多鱼肉。好吧,你是钓鱼还是卖肉,如果是钓鱼那么就要优先看条数,最小18斤就意味着9个平方才1条鱼,你自己想想看是什么概念。再退一步说,1300平方也就相当于20米*60米或者30米*40米,间隔2米一个钓位最多算下来不过是50-60个钓位,不论鱼藏在中间所谓安全区的话,如果人多赶一下鱼,那还能碰几条,但是钓的人少的话,一天让你碰到一条就不错了。这就是我对上述信息分析出来的密度,你们这个密度算不算高?如果去了的话,那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说还是要看鱼的尾数,不能只看重量。

    所以在钓黑坑之前,首先要弄明白放鱼的大概尾数,鱼塘的大小,这样就能平均每个钓位鱼的数量!

二、味型

    很多钓友,在不同时期会迷信各种的配方,整天琢磨着目标鱼种。不是怀疑大家的钓技,而是在这种鱼塘主要靠赚取钓费的地方,往往“混养”只是为了增加浮漂的动作,让钓友认为全天有口,所以,针对性强的饵料往往越是容易空军,而一些综合味型的饵料,往往能够有不错的鱼获。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寻找所谓的“通杀”饵料的原因。

    那么很多钓友就要问了,“通杀”的饵料我也在用,但是为什么我就钓不到鱼呢?还是味型的问题,一般到一个黑坑别急忙下竿,看看中鱼的那些人在用什么味型的饵料,你要做的就是使用一样味型。

    举个例子:比如时下是钓草鱼的季节,很多钓友喜欢用鲜玉米做钓,那么大家知道玉米这个季节还能钓什么鱼吗?鲤鱼、翘嘴、鳊鱼、乌青。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你开腥香味的饵料,显然钓其中任何一种鱼的几率都不大,那么如果你不用鲜玉米做钓的话,那你饵料的味型要偏酸甜,类似鲜玉米的味型,那么就算你中不到草鱼,但是其他鱼种还是很有机会上的。

    如果,您是一位非常熟知用饵原理的钓友,您甚至可以用少量的氨基酸或者玉米香精来增加香味的穿透力,但是前提就是一定要对味。

    综合来说,人工养殖的鱼由于饲养条件和饲料的不同,往往都会有些偏口,所以,要想钓好黑坑不要花很多财力精力去寻找万能通杀配方,只要看看这个塘子里的鱼偏什么味型,对症配饵自然能够钓到鱼。

 

三、钓位

    几乎所有玩黑坑的钓友都很迷信“神位”,可是神位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那么如果没做到神位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来想一下神位是怎么来的,先说说鱼路,黑坑大多数鱼种为养殖鱼种(四大家鱼为主),这些鱼都有共性就是洄游和窝聚,新鱼绕着鱼塘一圈圈的游行程鱼路当鱼路正好在你钓位的做钓范围内,自然就形成了神位的一个条件,而窝聚这是如果鱼不是在觅食的时间,那它们会找一个水深和水温都很适合的地方窝聚,如果这个鱼窝正好在你的做钓范围内,这就是神位的另外一个形成条件,如果当两个条件同时满足,那这个位置就是绝对的神位,既有鱼窝又有鱼在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想不爆户都难。

    但是,这种神位一个鱼塘也就那么1-2个,如果没有做到怎么办呢?很简单就是想办法找一个能够满足以上两个神位条件之一,那你的鱼获也不会差到哪里。

    接下来我们先看看鱼路,鱼路既然是鱼洄游行程的过道,自然鱼路钓起来的是过路鱼。

这边又要分为两个概念:食路和退路。

(1)食路,就是鱼觅食的路线,这条路线在黑坑往往是限竿的尺寸周围,由于钓鱼人长期投饵形成的,钓这种鱼路,只要投撒少量窝料甚至不打窝鱼都会过来吃,这种鱼路和季节和水深都有一定的关系。

(2)退路就是鱼逃跑的路线,大家别笑跑鱼以后往往鱼不会往深处游,反倒是近岸有些障碍物的地方,它们喜欢逃过去,往往有些钓友贴边钓起来的鱼遍体鳞伤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大家如果要守鱼路,不放研究一下你做钓地方的地理环境,摸清鱼路,一样也可以钓到鱼。

    然后就是鱼窝,和自然水域不同,黑坑的鱼俗称洗澡鱼,生性比较懒,在黑坑诱鱼钓除非你能模拟出它生长环境中的投食状态,否则,还是乖乖的找鱼窝。由于放的批次不同和投放的鱼种不同,同一个水域里会有很多个鱼窝,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这个大家可以参      考一下几个主要鱼种栖息的水温和水深等一些习性,包括风向风力日照等综合因素,找到适合你要钓的鱼喜欢窝聚的地方,下竿就算只能钓到窝边那也是多少可以钓到鱼的。

 

    综上所述,黑坑的钓位选择其实就是一个找鱼钓的钓法,就算没有神位只要能找到鱼呆的地方,至少不会空军吧!

一、灵敏不是唯一标准,调漂很关键

    如果仔细观察,大家都会发现,很多钓友在选购浮漂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动作:把漂放在手上转动,让漂在其他介质上转动,又或者是把浮漂放在玻璃柜面,吹一下口气,观察其滚动状态。这种做法,是为了仔细考察浮漂的三个部分漂尾、漂身、漂脚,是否在同一轴线上。也就是测试漂的同心度,如果三部分不在同一轴线上,转动或滚动的时候漂会晃动,这样就认为浮漂的灵敏度一般,垂钓时给出的信号就会不准确。其实小编认为一支浮漂的同心度只要不是很偏,基本不会影响作钓,建议咱们钓友们应该专注于对浮漂的调钓上面的研究。

    另外,在选购浮漂的时候还要看它的做工是否精细,防水漆涂得是否均匀,漂尾、漂身、漂脚的结合部位是否平滑吻合。钓鱼人还可以用手摸漂身,看一下漂身是否顺畅,有没有凹凸感。而在同样材质和同样号数的漂里面,更加轻的浮漂品质更好。另外,孔雀羽漂身有两瓣和四瓣甚至有八瓣之分,瓣数越多漂体就越圆,价格也就越贵。同时,每一支浮漂都会涂好几道防水漆,在上一层晾干后,磨平再涂,以填补毛细孔。反复这道工序,才能使浮漂平滑且不吸水。

    值得一提的是,浮漂是否灵敏并不是衡量一支浮漂好坏的唯一标准,还要根据强度、承载力、稳定性、抗风浪能力、价格等多种因素来选择。

二、灵顿分析,巧用浮漂

    学会了调漂,几乎就学会了台钓技巧的一半。调指的就是调目与钓目的调整,也可把它叫做调目与钓目的灵敏与迟钝。因此,调漂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方法:“调灵敏钓灵敏”、“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迟钝钓迟钝”

注意:以上四种情况分析都是以调四目为基准,进行灵顿的比较。

如何定义“调灵敏钓灵敏”呢?

    “调灵敏”就是把浮漂调至漂尾露出水面超过四目,这就叫“调灵敏”(调的时候一定要空钩不挂饵,双钩要离底)。而“钓灵敏”就是双钩挂饵,把漂尾调至露出水面少于二目(一目半或平水)就叫做“钓灵敏”。

    “调迟钝钓灵敏”,则与上述情况刚好相反。就是把漂尾(空钩状态)调至露出水面少于四目,这就是“调迟钝”。

    由于在垂钓的过程中会遇到天气、鱼种、鱼的个体大小等不同的因素影响,浮漂就要随时做调整。假如有鱼吃钩,但扬竿数次而不中鱼,那就是漂调得过于灵敏。可以选择把浮漂往上拉,使其钓目增加,变成“钓迟钝”。

    如果有鱼吃钩,但浮漂动作不明显,却扬竿中鱼,很显然就是调得过于迟钝。只要把浮漂往下拉一点,使漂尾露出水面少一点即可。如果两种做法都不太理想,那只能选择重新调整浮漂了。

 

三、应视情况而定

    学会调漂后,就要知道如何合理的运用了。

如果当天受气候、水质等各种原因的影响,鱼口不开的情况下,就要使用调灵敏钓灵敏的方法。调好后,鱼饵在水下的状态是一饵刚触塘底,一饵稍悬起。这种方法常常在夏天气压低、氧气不足,以及冬天鱼被冻僵,行动缓慢,肚子很饿却因体力不支开口很小的情况下使用。

    在鱼多次被钓上又放回的专业鱼池中,以及鱼受到异常惊吓或被引至半水中时,会出现鱼吃食很正常但很狡猾的情况,这时就可以采用调灵敏,钓迟钝的方法。

    另外,我们会经常使用“调迟钝钓灵敏”的方式,至于何时才使用这种调漂法,我们大致可以 把它总结为三种情况。第一,“鱼打架”的时候,一条也钓不到,偶尔挂到鱼尾和鱼体。第二,使用大漂小钩钓小鱼时,该塘从未被垂钓过,鱼儿不懂得吃钩。第三,钓到的鱼常常是钩在嘴下边,而不是在口中。当遇到这三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就要选择“调迟钝钓灵敏”的方式了。

 

    选用“调迟钝钓迟钝”的调漂法,情况极为特殊。假如鱼塘中的鱼游动而不开口,这时就要选择调“平水”,钓5—6目,只要浮标一有反应就扬竿,往往就会挂鱼上岸,收获十分可观。但小编不建议大家这样做。

钓鱼新手在学习台钓时,接触到最多的可能就是两个问题:

1、调漂:调四钓二

2、双钩状态为一钩悬浮,一钩触底

    首先分析一点:调四钓二并不等同于双钩状态为一钩悬浮,一钩触底,只有一种情况调四钓二的时候才会一钩悬浮一钩触底,那就是双饵饵重各拉下浮漂两目。

那么问题就来了:

1)不管是搓饵还是拉饵,暂且抛开应该用多大的饵团不说,有几个人能做到每次拉出来的饵团或者搓出来的饵团都完全一样大,都正好拉下两目?我反正做不到,而且我估计我再钓10年鱼,我也做不到,除非拿高精度电子称来称。

2) 拉饵的时候,必然会有雾化,谁能保证雾化过后,双饵团正好就一样大,而且各拉下两目浮漂?我反正做不到,而且估计一辈子都做不到。

3)黑坑钓大鲫大鲤的时候,不管是鲫鱼的拉饵还是鲤鱼的搓饵,单个饵团都绝对不止拉下浮漂两目,反正我从未用过那么小的饵团。

    台钓的精髓所在的调四钓二一饵悬浮一饵触底,并不适合于咱们平时玩黑坑,完全不适合,所以,新手要完全放弃这两个观念!

    新手朋友千万不要去研究调四钓二和一饵悬浮一饵触底,否则可能会让我们陷入迷茫当中,越研究越迷糊!

 

三、玩黑坑一般调钓是怎样的呢?

1、 商品饵料这样调整

面食垂钓,饵料比重较大,为了规避黑坑酱层,一般调目都会较大。我一般是调8—10目钓3,4目,钓鲤鱼的时候,搓大饵,甚至可以调到10目以上。无论是钓大鲫鱼还是钓鲤鱼,单个饵团拉下去4,5目问题都不到,具体到双饵状态,鲫鱼鲤鱼都是底层鱼,咱们所追求的双饵状态一般是双饵到底,一饵横躺一饵轻触底。

2、及时挑逗,增加开口

另外,建议不要刻意去追求精准的钓目以及双钩的状态,而来回的拨弄鱼漂,只要鱼给口,提竿中鱼就行了,原因:

1) 坑底很多时候都是不平的,比如抛竿落点有偏差,坑底不平就很可能造成钓目的变化。

2)饵团的脱落或雾化,比如拉饵,有可能没有掌握好,过度雾化或脱落造成饵团重量过小,也可能造成钓目的变化。这种时候可以适当的等一会儿,没口逗一下,然后还是没口就抬竿换饵。

    事实上如果非要从理论上来讲,咱们现在用的很多钓法已经不是台钓了,而是大家所谓的竞技钓,简单的说一点区别,台钓而言双饵触底已经是最钝的了,而咱们现在用的所谓的竞技钓,一饵横躺一饵轻触底则是钓的不灵不钝,最钝可以调到铅坠触底,也就是说台钓和竞技钓对灵钝的极限定义不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