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饵料是我们钓鱼人的一大难点了,在我的垂钓生涯当中,经常看到很多钓友不懂得怎么根据实际的水情鱼情去配饵,只是一味地追求一款神饵配方。这样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事实上也根本没有什么万能的饵料配方,任何配方都应该根据你实际的作钓环境来进行调整,比如气压、水温等。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一下饵料的配制到底应该遵循那些原则。
一、商品饵应用
在日常垂钓中,不管野钓还是黑坑,我们用的最多的还是商品饵,商品饵以其效果好、状态好、易存放、易掌握,成了现在钓鱼的主要饵料,但由于饵料厂家、品牌繁多,鱼龙混杂,对很多钓友尤其是新钓友的应用带来了诸多困难,所以如何选择目前市面的饵料,以及如何开制适合鱼情的饵料,是我们需要认真掌握的。
1、记住配饵公式:基础饵(50%)+主攻饵(30%)+状态饵(20%)+添加剂(适量)
2、实际配饵不要公式化、复杂化。首先记住一点,配饵公式只是参考不是标准,主攻饵或基础饵单开都可以钓到鱼,有些情况下,例如竞技比赛到后期,有味型的饵几乎不吃,而状态饵单开的白饵反倒会有很好的效果。有的钓友喜欢十三香,7、8种饵料开一款饵也能钓到鱼。但最终效果和渔获是否让人满意就有待商榷了。
所以用公式做参考,饵料品种追求少而精准,要每次少开,多次开,根据水情、鱼口变化不断调整,方能得到一款适合鱼情的饵料配方。
3、如何选择饵料
一是最好选择一个厂家的饵料,冲突相对较少。二是最好选择本地多数钓友常用的饵料,鱼养成口癖。三是,饵料主要味型就是腥味(添加有动物蛋白,一般红色)和香味(本味,主要是植物蛋白,一般黄色),配比基本就是腥香比例的变化,各选择一款就够了。四是要有两款状态饵,拉丝粉(拉饵用)和雪花粉类的状态饵,控制状态。五是添加剂,也就是小药,除家里有的蜂蜜、曲酒、糖、盐以及味精等,市售的常见小药即可。
4、如何配制
前面说了饵料主要是腥香比例的变化,一般规律是,温度低加腥、小鱼喜腥、北方鱼喜腥以及静水鱼喜腥,反之加香,也就是增加香味(本味)的比例。但要记住,这只是一般规律,不是定理,只能是参考,钓鱼永远是以现场实际效果为准,上鱼才是硬道理。
然后要注意状态饵的添加,拉饵肯定要加拉丝粉,但拉丝粉有粗细之分,钓小鱼拉小饵,应用细拉丝粉。添加多少也需要结合饵料中原拉丝粉的多少,这个需要试验。雪花粉类状态饵可根据情况,选择添加或不添加,选择雪花粉类状态饵,是因为其相对好掌握些,能减轻饵料比重,同时可控制雾化,少打揉雾化好,多打揉粘性好。添加量、水比和打揉次数,一定要试验,得到自己想要的状态。
最后是小药,记住小药正常情况是不需要添加的,尤其是野钓只有遇到特殊天气以及水情鱼况,在鱼不开口或吃口很差的情况下,才添加使用的。使用方法是宁少勿多,逐渐加量,看口调整。小药多是诱鱼或促食剂构成,所以小药的用量必须多次试验,精确掌握。用好就是神药,用不好不但无效,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4、如何开制饵料
在配制完成后,开饵主要是手法。目前主流是拉饵和搓饵,开制重点,一是水比,一般拉饵,饵水比1:1,搓饵1:0.8,实际应用中是需要调整的,不可教条。二是混合和综合,饵料要充分混合,加水后要和水充分混合,要有充分的综合时间,最好5分钟以上,冬季还要延长综合时间或用热水。三是打揉,拉饵要少打揉甚至不打揉,但必须攥紧纂实。搓饵必须多打揉,让饵料均匀且硬度适中。
二、永远不要忘记天然饵料
1、说个事例,记得有一次钓一个不熟悉的黑坑,当时人很少,钓位不限,使用商品饵垂钓,半天没有一口,可对面有一钓友,连续上鱼,随上前讨教,发现饵料很简单,就是几穗新鲜的嫩玉米,刀切下玉米打窝,钩挂上整个玉米粒钓鱼,问他为什么想到黑坑用玉米呢,他说本地都是用玉米钓的。随要了两穗,没想到下去后就开口了,后来分析,可能就是本地都是用玉米钓和打窝,鱼已经形成了吃玉米的口癖,所以用商品饵反倒没反应了。还有一次是野钓,也是用商品饵,鱼倒是没少上但个体普遍偏小,而旁边的一位钓友,上鱼速度不快,不过个体却很大,后问询得知,使用的饵料是蚯蚓,随换蚯蚓后,发现上钩的鱼个体确实大些。
2、通过以上两个事例,我们能够看出,有些时候,用天然饵料比商品饵更有优势,因为鱼对天然饵料的警戒心很低,尤其是大鱼对天然饵料更喜欢,所以永远不要忘记天然饵料。在准备商品饵的同时,也要准备些玉米、麦粒、蚯蚓、红虫等等,在商品饵不利的情况下使用,说不定就会有意外之喜到来。
三、实践和实验永远是第一位
无论我们日常钓鱼得到的经验,还是大师们“钓无定法”的理论,都能明显的看到,没有一种鱼见了就吃的饵料配方,也没有一种漂动就上鱼的调漂方法或是钓法。纵观很多钓友的实际钓况以及钓鱼大师的垂钓视频,能够看出,凡是钓获满意的,多是善于提前了解分析鱼情,善于及时根据鱼情调整饵料或钓法的人,也就是说钓好鱼就是一个不断了解、分析、调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而效果必须不停的实验才能达到,所以要想用好饵、钓好鱼,必须记住,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和实验永远是第一位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