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钓鱼中没有神奇的小药,盲目的崇拜与添加只能适得其反。今天,大家就跟钓友汇一起认识小药的特点、了解鱼的食性、掌握天气变化、分析鱼情吧。 小药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很多玩概念的商家,把一些小药吹嘘的很神,这种说法对于很多新钓友具有不可抵挡的杀伤力。杀伤力强大却价格低廉,不知情的钓友往往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选择尝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而对商家以及很多小药产生怀疑,最终影响钓技的发展。
1、诱鱼小药原理
闲话不表,说正题。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的是一些商家将海水鱼和淡水鱼的诱食剂作为垂钓小药应用后产生的概念。从化学成分角度而言,就是DMPT。这是广泛存在于鱼虾体内,海藻内,增加鱼儿主动进食的一种诱食剂。由于纯天然提取成本较高,因此,一些学者依据其化学形态构成最终在实验室合成了DMPT、成本降低的同时,被很多垂钓小药生产厂家使用。
2、变通使用,增加渔获
鱼咬石头的概念真的有这么神奇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简单说,如果是一个偏口鱼塘,鱼儿只吃老板的颗粒饲料,这种添加了DMPT的小药也是不管用的。所以,很多钓友一再强调你惯用的基础饵的重要性就在于:任何陌生的垂钓水域,你的基础饵是保证基本渔获的必要条件。同时,一些不良商家,将臭鱼烂虾味道的DMPT用纯粹的具有类似味道的化工产品DMPT代替,不但不能诱鱼反而会驱赶鱼儿离开钓友的窝子。所以,不要看广告,我们看渔获。
3、饵料诱鱼成份分析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其它类似的小药,比如价格低廉的红虫粉,甚至宣称从俄罗斯进口的红虫粉,虽然也是臭鱼烂虾的味道,也就是钓友常说的大腥味道,但效果都不好。 那么很多商品饵宣称的诱食剂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是氨基酸系列为主的胱氨酸和谷氨酸为主。说到这里你就明白,很多商品饵,老钓友在购买之前会先闻一闻味道,大致判断出属于什么系列的诱食产品,而后才会决定是否购买。至于甜菜碱等,从垂钓鲤鱼角度而言,其作用机理就是为了增加鲤鱼喜爱的甜味强度,但由于是化工合成,所以一般的新钓友很难掌握其用法和用量。使用小药也要配合天气、气温、水温、鱼情的,恰当使用惊喜连连,不当使用,不见效果。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何在最恰当的时候使用,也是有很大的学问的。
1、鱼在极度惊吓的时候,适当添加小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理由:把吓跑的鱼儿用小药招过来,以提高中鱼率。
2、自然水域,使用含高蛋白质类(红虫抽提液、纯南极鲜虾膏)。理由:自然水域食物缺少,鱼对高脂肪、高蛋白质味道的饵料更有偏爱。
3、钓位拥挤,钓场人多的时候。理由:小药可以更好的发挥打窝的效果,钓场人多,打的窝也多,很难聚鱼。
4、肥水水域,使用甜味型(甜奶香精、红果香精)。理由:肥水中食物多,鱼对食物需求不迫切,但甜味类型对鱼意味着更高的能量,更易消化食物,所以更能提升鱼的食欲。
5、夏天天闷水中缺氧,鱼有警觉性、鱼有病等原因造成鱼不开口。使用水果香型类(草莓香精、氨基酸等)。理由:草本植物类清香在水中穿透力更强,味性更能接近于自然,更能刺激并诱鱼开口。
6、天气极度寒冷(一般零下的时候)。理由:鱼的嗅觉退化,游动速度缓慢,此时要用比重轻,有味道的饵,要大量添加小药(粉末状的小药不要超过 10%)另外,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小药,我们要了解不同季节钓鱼用饵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先找准一般的规律,以及鱼爱吃的味道,再考虑在饵料里面加什么药,提高中鱼率,本文所说的这些内容还远远不能涵盖当前市场中的各类小药,但对于基本的几种小药有了大致的交代,钓鱼小药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那么就会渔获大增,用的不好就会出现鱼口减少、鱼群躁动甚至是出现死窝的现象。所以钓友们应该擦亮眼睛,不要被商家蒙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