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zsyaa.com

野钓

休闲野钓,除了要懂得讲究按季节施钓、分鱼种用饵、钓具匹配这些基本常识外,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需要对一些常见现象,做到以下十忌。
一、忌钓点离岸近,晃影爱高声
钓鱼要“静”,这是因为鱼类的视觉和听觉都特别敏感的缘故。它们对突然发现岸边映入水中的渔竿和人的晃影,或听到较平常有异的响动及话声,就会显得格外小心谨慎。此时,它不仅不会轻易摄咬钩,甚至还会很快离去。
二、忌钓位站高坎,起鱼手提线
野钓时若将钓位选在斜坡土坎,或是堆乱石桥墩,这种居高临下的位置,虽利于看漂,但不方便起鱼。尤其是在钓上200克以上的大鲫或其它大型鱼时,切勿为了省时、省事而手提线。这样,靠岸举竿的垂直钓线,就大大减弱了它本来可以承受的斜平行拉力的柔韧度,即使鱼不大,也容易断线跑鱼。
 
三、忌插竿石缝间,起竿用手搬
抛竿野钓,很多钓友都习惯把竿头的钻子深深插入硬质的泥土或石缝里而不再用其他固竿架,起鱼时,往往来不及抽竿上扬,就手握竿把朝上一撬以应急。这种起竿方式,不仅竿梢上扬的高度不够,使本应绷紧的钓线因松软而且难以带动鱼钩有力地刺进鱼嘴,还多会撬破竿头或搬断竿身。
四、忌下竿无鱼讯,喂窝就不停
钓鱼喂窝,目的是要诱鱼集聚,以便钓之。但是很多时候,撒了喂料,不一定有鱼进窝,即使有鱼进了窝,也不一定会咬钩,这里有天时、地利等诸方面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钓友要冷静地多加分析,不要片面地认为“鱼还没有喂拢”,继而又时不时地焦心撒喂,甚至越喂越多。这种喂法,别说食料浪费可惜,即使有鱼,也会因诱料过剩使它们只拣地下食,难咬钩上饵。
 
五、忌多时漂不点,换窝就频繁
野钓,一般习惯喂3-5个窝点,这很正常,也值得推广。但在试钓换窝的时间差上,应按鱼类一年四季不同的活动习性来考虑。在夏秋时节,最快一般也要30-40分钟;冬天,由于它少吃、少动,喂窝后,至少要两个小时以上,甚至更长一些的时间才会有鱼讯反应。
六、忌大饵钓大鱼,饵硬久不换
有人说“钓大鱼要死守”,这是针对大鱼稀少,且一般不会轻易摄食咬钩的情况而言,但要是为了“死守”就刻意将面食性素钓饵增加粘性,捏成大坨,那么下竿后往往会错过中鱼的机会。“死守”,要“死中有活”,使用面食性素钓饵,应注重粘性和松散软硬适度,且莫颗状太大,要勤看勤换,发挥“以钓代喂”的诱发力而慢慢引鱼进窝。
七、忌不改老习惯,夏秋用多竿
很多人常年不管什么时候出钓,总习惯用2-3根钓竿,有的甚至用4-5根手竿摆成扇型垂钓,意在竿多,窝多,钓鱼多。但有时候,恰恰是这根竿子鱼在“动”,那根竿子漂在“点”,抓了左边起竿早,再抓右边起竿晚,往往顾此失彼,竹篮打水。当然,若在初春和冬季,鱼儿少吃、少动的这段时间,挂蚯蚓这类荤饵垂钓,多采用2-3根竿子,确实既不碍事,又能蠃得更多的中鱼机会。
 
八、忌一见中大鱼,高兴就犯急
中了大鱼钓者在高兴之余,心急操竿不当而造成主观失误的现象更是常见。所以,上了大鱼,钓者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的平常心态,冷静对待,巧妙周旋。切勿犯急强拉。
 
九、忌身体不顾全,危处去冒险
近些年来,随着各地钓鱼活动的蓬勃发展,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尤其野钓,路途车祸、岸边坠岩、失脚落水、电击丧生这类事故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绝大多数都是钓友安全意识不够,铤而走险。垂钓,最要紧的不是钓不钓到鱼,而是安不安全。一切只是为了鱼而忽视安全的自信、任性和犟性,都忌不可取,以免乐极生悲。
十、忌行为不检点,争窝钓插边
钓鱼过程中不文明的事时有发生,最让人心烦的是一见旁边钓友连续上了几条鱼,就不声不响地就抡起竿子去挨身挤钓,由“边”到“里”,变相争窝。其实,遇到不上鱼的情况,一定要从自己钓法上寻找原因,或是向别人请教,一味地挤占钓点确实不是良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加微信赠送一份民间配方手工制作钓鱼饵料

微信号:xiaoyao5918888 (长按复制)